秦皇岛市危化行业安全监管成效显著 两年七大举措筑牢安全防线

近年来,秦皇岛市应急管理局聚焦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监管重点难点问题,通过一系列精准施策、标本兼治的有力举措,持续完善监管体系、强化风险防控、提升应急能力,过去两年间在危化行业安全监管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理顺监管权限,消除监管盲区

为破解长期以来部分企业监管归属不清的难题,秦皇岛市应急管理局率先理顺安全监管权限,将国务院国资委和河北省国资委全资或控股企业全部纳入市级监管范畴,明确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河北省建投等130余家加油站的市级监管责任。这一举措有效畅通了安全监管体系,彻底解决了因职责模糊导致的"监管盲区""最后一公里"落实不力问题,实现了监管全覆盖、责任无死角。

强化风险管控,提升本质安全

针对危化企业重点环节安全风险,该局组织开展重点部位风险管控措施"回头看"行动,要求危化品生产、使用、存储企业对重点工艺、重点部位的风险辨识和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全市46家危化储存经营企业、13家危化生产企业、1家危化使用企业及7家一般化工企业积极响应,累计修订风险台账130余项,完善管控措施673条,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搭建智能平台,实现全程可追溯

创新监管手段,秦皇岛市编制并启用危险化学品流向登记系统,对危化品生产、存储、销售、采购全流程进行登记管理,实时掌握市域内危化品种类、数量等关键信息。截至目前,已有622家各类危化企业完成系统注册并定期登记,系统累计存储进货数据4382项、出货数据7091项,实现了危化品"储量清、来源清、位置清、去向清、运输方式清"的监管目标。该系统下一步将升级动态地图、大数据分析、AI智能预判等功能,并计划与交通部门危货运输系统、环保部门危废处理系统及税务部门税收登记系统联动,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效能,此项工作已作为2025年度微改革典型案例上报市政府。

开展专项整治,破解行业顽疾

结合全市危化行业安全现状,该局精准发力,组织开展油漆销售存储、甲醇燃料销售存储、无证存储经营危化企业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集中解决行业共性安全问题。通过专项整治,全市危化行业安全管理标准得到统一规范,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实现质的提升。

完善应急体系,增强处置能力

着力构建科学高效的应急响应体系,要求企业不断梳理完善应急预案,落实"每月一次现场处置措施演练、每季度一次专项应急演练"制度。2025年安全生产月期间,创新组织危化企业开展"村企联合演练""家庭安全日活动",有效提升了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化了各部门协同作战能力,畅通了信息沟通渠道,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高效处置事故,守护群众安全

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秦皇岛市应急管理局展现出高超的处置能力。2024年成功处置13起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2025年妥善应对7起涉危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工作人员结合现场实际科学施策,采取精准高效的处置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事故造成的社会和经济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相关工作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规范中介行为,夯实发展基础

针对危化行业安全评价领域突出问题,该局组织开展中介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历时3个月对所有危化企业有效期内的法定安全评价报告进行全面核查,发现一般问题970项、影响评价结果使用的问题75项。针对核查发现的问题,对相关中介机构及评价人员进行集中警示约谈,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此次行动有效提升了应急管理部门监管服务水平和安全评价机构技术服务质量,为全市危化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下一步,秦皇岛市应急管理局将继续巩固现有工作成效,持续深化危化行业安全监管改革创新,不断完善风险防控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