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应急管理局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2024年,市应急管理局紧紧围绕《秦皇岛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稳步推进应急体制机制建设,持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安全风险防范能力稳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加强。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

市应急管理局始终坚持政治引领,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贯穿于应急管理工作全过程、全领域、各环节。

1.领导重视。领导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作维护大局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来推动落实

2.部署周密。领导将法治政府建设与应急管理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严格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2024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要点》《2024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2024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中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相关要求。

(二)深入开展学习,夯实法治政府建设理论基础

1.领导带头学。领导始终坚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学习计划,进一步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2.干部普遍学。认真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持续加强全局人员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党内法规和业务领域法律法规学习,进一步增强全局人员法律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

3.形式多样学。始终把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着力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应急管理系统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通过党委会、中心组、干部会议、应急管理干部网络学院、河北干部网络培训学院等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坚持依法行政,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制度基础

1.持续完善应急管理法治体系。一是顶层规划引领。落实秦皇岛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规划要求,统筹构建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二是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厘清工作职责,持续优化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安委会、减灾委和应急指挥救援中心总指挥部职能作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格局。三是法治体系保障完善应急管理法治体系,出台专家管理办法》《企业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定级办法》《应急管理通信装备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推广互联网+执法等新型执法检查模式,使法治成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牵引和稳固基石。

2.持续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一是严格制发程序。严格按照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的有关要求,遵守文件制发程序,确保制订、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二是持续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挥法律顾问在参与决策论证、提供法律意见、促进依法办事、防范法律风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严格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按市政府法制部门工作安排,认真抓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及时做好文件修改或废止工作。

3.持续加强执法监督,提升依法行政效能。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我局严格落实《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职管理规定》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等制度措施,发挥制度体系监督作用。二是科学制定执法计划。科学编制《2024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2024年度安全生产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方案》,就执法检查相关事项做出安排,同时增加部门间联合抽查频次和部门内部联合抽查频次,做到年度执法任务目标明确。三是严格法制审核。我局执法监督科负责监督全市应急管理系统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科室负责人由公职律师担任。我局坚持有案必审对适用一般执法程序的执法决定案件全部纳入到法制审核范围内,加强执法监督,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四是加强对执法案卷制作和管理规范性监督。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扎实开展典型案例报送工作,持续提升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加强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和行政执法监督。落实《河北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设立监督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开展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杜绝了暴力性执法、过激执法和野蛮执法等行为。目前我局没有执法人员因履职不到位追责的情况。

(四)坚持依法决策,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1.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国家省、市关于重大行政决策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规定,持续加强决策规范化建设。

2.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我局始终落实法律顾问、公职律师有关规定,聘请渤海明达律师事务所律师为法律顾问,与我3名公职律师共同发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在重大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的重要作用。

3.严格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一是主动接受行政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研究、办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和提案。二是全面深化政务公开。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在局网站公开有关工作规则、服务承诺和执法信息等事项,提高群众和服务对象监督效能。

(五)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履行法治政府职能

1.落实责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是履行法治建设职责。及时调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组织召开党委会议安排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效推进。二是严格执法责任制。我局始终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实行权责清单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开并实行动态调整,切实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确保行政执法合法、合规。三是严格落实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严格贯彻落实《应急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河北省应急管理系统行政裁量权基准》,严格规范自由裁量标准使用,实现了自由有度,裁量有据

2.加强培训,提升行政执法队伍素质。一是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组织对持执法人员培训考试,认真做好执法证件申请、换发、注销等工作,做到全局所有执法人员全部持证上岗。二是形式进行执法业务培训。利用应急管理干部网络学院,并结合科室、大队人员自学,提高执法队伍的法律素养和业务素质。三是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始终做到执法主体、程序等合法,保证行政执法工作的公开、公正、透明。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1.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局信访接待制度,及时办理信访事项,依法快速处理反映的问题、矛盾,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2.畅通举报渠道。充分利用“12350”安全生产热线、局网站举报专栏,随时受理举报和业务咨询,及时做好答复工作。

3.强化矛盾化解。自觉接受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安全生产行政案件,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有关规定,尊重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自觉接受监督。

4.强化行刑衔接落实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制度规定,凡涉嫌安全生产刑事犯罪案件,均按规定移交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处理。

(七)严密组织普法宣传,提升依法行政法治环境

1.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一是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科学制定《2024年学法计划》、干部教育培训计划,通过多形式学法,推动了领导干部学法制度的落实。二是强化执法与服务并重。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采取开执法+普法模式,将普法宣传服务融入行政执法,采取现场说法、以案释法等形式,不断强化企业的守法意识,不断提高普法工作实效。

2.强化普法宣传,营造安全法治氛围。一是加强重要时间节点普法宣传。结合职能职责,充分利用国家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宪法宣传周等活动,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二是加强宪法和民法典学习宣传。将宪法和民法典纳入领导干部和职工学法计划,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宪法法律知识考试、送法进企业等多种形式宣传活动,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3.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系列活动。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增强群众处理突发事件能力,提升防灾意识。

(八)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水平,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1.应急处置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大力推进市、县应急指挥部建设,健全完善防汛抗旱、减灾、抗震救灾、森林防火指挥体系,完善全市应急管理一张图。调整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明确成员单位职责,细化工作措施,建立较大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以及军地应急救援联动等工作机制,强化平时防急时救无缝衔接。评估完善县乡、部门预案885件,细化268座大中小型水库、689个山洪灾害村、261处地质灾害点应急处置预案和群众转移预案,建成全市应急预案数据库。出台《秦皇岛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办法》,整合优化各类应急救援队伍18411602人,有效检验和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加快推进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中心项目建设,储备市级应急救援、救灾、防汛、防疫物资225类,73.97万件。开展灾害事故综合应急演练,对洪涝灾害、地震灾害等8个科目,进行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实战化演练。

2.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全面加强。加快推进我市基层防灾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升级完善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配置灾害救援和综合保障类装备5613台套,有力提升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逐级签订森林防灭火责任书,压实包联责任制,开展森林防灭火督导检查,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和林火热点卫星系统不间断监测研判热点、烟点、火点,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实行森林防灭火区域协同作战,防火期森林消防队伍全员在岗,24小时备勤备战。调整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组建指挥部办公室和工作专班,推动落实主要行洪河道、水库、尾矿库等防汛行政责任人,修订防汛抗旱防台风专项应急预案,建立情报信息协作会商机制,全面排查重点区域、重点部位,有效应对21次强降雨过程。建设乡镇级避险场所107处,村级避险场所2157处,实现乡镇、村居避难场所建设全覆盖。积极推进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修订震害防御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管理办法,完成3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采集更新2024年全市加固工程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清单和抗震设防情况,注册信息采集员增至449名。建立健全灾情报送管理体系,建成自然灾害信息与气象预警信息对接共享机制,推进市、县、乡、村四级专业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核定自然灾害信息员3472名。

3.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安全发展。市应急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秉承亲企惠企助企,全心全力全程服务理念,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经营主体诉求,抓服务、谋创新,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二、存在问题

2024年,尽管我局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公众风险防范意识仍需提高安全生产领域个别行业和个别区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高危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安全防范措施末端落实还不够到位。

二是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综合协调、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区域联动、军地融合等机制还不够健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等有待完善,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还比较薄弱。

三是普法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在日常普法工作中,存在规定动作到位,但形式不够灵活,普法效能仍有待提高。

三、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我局将充分发挥局党委的领导作用,持续推进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持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

二是进一步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干部学法用法,促进依法履职,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干部行政执法水平。

三是进一步加强普法广度深度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重要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各类普法宣传。

 

 

秦皇岛市应急管理局      

2025年1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