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应急管理局,开发区工信和应急管理局,北戴河新区应急管理局: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化工和危险化学品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确保方案内容完备精准、切实符合我市实际等情况,按照市局统一安排,市局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对市本级和各县区局的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进行了再次检查核实,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现将秦皇岛市应急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5年—2026年)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通过余期两年的治本攻坚工作,使全市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化工、医药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烟花爆竹经营企业)领域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安全风险防控机制不断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创建和运行工作持续运行,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和基础支撑保障体系更加完善,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整治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秦皇岛市危险化学品流向登记系统实现“来源可循、去向可溯、状态可控”,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念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和从业人员技能素质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十四五”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规划重点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取得新进展,全市化工和危险化学品领域各类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二、主要任务
(一)突出抓好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1.开展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能力提升行动。督促指导企业结合实际,修订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健全内部考核奖惩机制,明确标准、方法和奖惩措施,严格岗位责任制的内部监督检查。组织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修订和落实情况的专项督导检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为提升本质安全提供资金保障。选择培育典型示范企业,带动全领域企业抓基层、打基础、练基本功,抓劳动纪律、操作纪律和工艺纪律,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责任的末端落实。
2.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为抓手,融合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和《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落地落实,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处置、经营等全生命周期涉及到的工艺、设备、仪表、电气、操作等生产和经营活动管控措施。按照《秦皇岛市企业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定级办法(试行)》,严格定级组织和评审过程把关,开展建设质量抽查。2025年底,全市二级以下重大危险源企业、医药企业、化工生产企业、小化工企业、有存储经营企业、涉剧毒和易制爆及易制毒无存储经营企业、烟花爆竹批发经营企业全部达到三级以上标准化;2026年底前,全市涉无存储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全部达到小微以上标准化。全市危化行业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着力提升主要负责人、安管人员和一线员工的安全生产文化素质。
3.持续提升企业从业人员素质能力。定期组织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特殊作业安全管理规范(GB 30871-2022)、化工企业异常工况处置、带压密封和带压开孔作业等专题学习培训,使企业管理层安全生产素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2025年底前,全市危化行业涉重大危险源企业、医药企业、化工生产企业、小化工企业、有存储经营企业、涉剧毒和易制爆及易制毒无存储经营企业、烟花爆竹批发经营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参训实现全覆盖,通过市本级组织的安全生产履职能力考试,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层人员素质能力的提升,固化形成能力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考试成绩作为去企业换证、取证等评判合格的重要依据。持续开展化工、医药行业和烟花爆竹批发经营企业危险岗位人员应急处置能力训练,提升一线员工面对突发险情事故的快速处置能力。
4.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督促指导危险化学品、医药行业企业和烟花爆竹经营企业针对事故风险,做好应急准备,修订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危险化学品、医药行业企业和烟花爆竹经营企业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管理。企业要针对气候变化造成的易发问题隐患,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针对性应急专项演练;至少每年组织一次综合演练。危险化学品和医药涉及生产性行为的企业,要聚焦从业人员紧急撤离和逃生避险意识能力提升,每半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紧急撤离和逃生避险应急演练,让全体从业人员熟知避灾路线、逃生通道、安全出口及自救器设备的正确使用。
(二)强化安全生产源头管控。
5.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口。严格按照《河北省化工建设项目安装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冀应急危化〔2022〕159号)要求,指导全市投资总额10亿元以下且不需要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市属、民营或合资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抓好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从产业政策、项目选址、外部防护距离、周边关系、平面布局等方面与国家政策标准规范的符合性,工艺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技术路线成熟性等方面,依法依规组织项目备案前的审查,从源头把控提升新建项目的本质安全。
6.开展安全评价及安全设施“三同时”项目审核。为保证全市危险化学品行业企业安全基础过关,对全市2022年以来危险化学品行业企业涉及安全评价及安全设施“三同时”项目进行集中审核和现场复核,严肃查处安全距离不足、未批先建等违法违规问题。
(三)严密防控安全风险。
7.持续深化联合督导检查和一般化工等领域风险管控机制。市应急管理部门根据工作计划,会同消防救援、市场监管和生态环境部门持续深化我市“三个联合”督导机制,每年至少开展1轮联合检查,协同管控重大危险源、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重点环保设施的安全风险。2025年至2026年,连续开展专家指导帮扶检查工作,每年至少对一般化工、小化工、危险化学品存储经营(不含加油站、加油点等)类企业开展一轮专家指导检查,加油站、加油点,市局根据工作计划安排,酌情开展专家指导检查工作。对专家指导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因企施策,协助企业制定相应整改方法及措施,结合省厅高危细分领域风险管控机制,铸牢我市危险化学品行业企业安全根基。
(四)加强事故多发环节的安全监管。
8.实施作业安全专项治理。将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特殊作业安全管理规范(GB 30871-2022)、化工企业异常工况处置、带压密封和带压开孔作业作业安全作为日常监管、执法检查等的必查项,集中公布、曝光、处理一批违法违规行为。2025年起,全市化工企业实施特殊作业上报制度,中省属化工企业直接上报至市局危化监管科室,各县区化工企业有特殊作业行为报当地监管科室后,由当地监管科室向市局危化监管科室进行报告,市局监管科室根据特殊作业内容对全市化工企业特殊作业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原则上县区监管部门对县区属化工企业特殊作业行为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9.深化装置设备问题隐患排查整治。严密防控老旧装置安全风险,每年开展新增老旧装置排查、风险评估和“一装置一策”整改,推动建立老旧装置安全运行技术保障体系,淘汰不符合要求的老旧装置。2025年底前,现有老旧装置在册问题隐患全部整改销号;2026年底前,老旧装置关键动静设备、压力容器管线等重点设备设施对标完成改造提升。按照《关于加强化工企业泄漏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导督促企业深入开展泄漏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进行预防性、周期性泄漏检测,提高危险化学品防泄漏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加强设备完好性管理,开展预防性维修,保障设备的安全平稳,杜绝带“病”运行。
10.开展“小化工”专项执法检查。2025年,市级和县(区)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对全市“小化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查报告,核现场,从严查处擅自改变设计、随意调整设施设备用途和其他违法行为。
(五)提升化工园区整体安全水平。
11.持续推进卢龙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工程。围绕“十有两禁”持续推进化工园区“一园一策”整治提升,有序推动化工园区内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居民搬迁。2025年底前,卢龙精细化工园区达到 D 级。
(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12.推进安全工艺技术设备更新升级。对照淘汰落后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全面开展排查评估,推动有关企业按要求完成整治、改造、退出。持续推进“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智能化无人”,推广应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设备设施以及智能监控、在线监测监控设备等先进技术设备,减少高危岗位现场作业人员数量,加快实现作业场所无人化巡检。推广应用泄漏检测、危险场所安全设施检测、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等先进技术方法,及时消除隐患、有效管控风险。
13.提升烟花爆竹批发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优化升级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和流向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测批发企业重点部位安全风险,动态掌握批发企业库存情况。始终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重点整治“三超一改”、超标违禁产品,严厉打击未经许可的生产、经营行为。
(七)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
14.推动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管控数字化转型升级巩固深化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建设应用。持续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大型油气储存企业全面投用智能化管控平台,推动特殊作业管理、人员定位、电子围栏、智能视频分析、雷电预警等重要信息接入系统。
15.推行秦皇岛市危险化学品流向登记系统常态化运行。充分运用先进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及移动互联技术,提升我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能力。通过危险化学品流向登记系统,通过危险化学品从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处置全流程各环节的精准录入,实现“来源可循、去向可溯、状态可控”的信息监管系统。
(八)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16.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2025年底前,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一轮全覆盖执法检查。全市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检查,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挖掘问题产生深层次原因,推动企业主体责任末端落实。综合运用“四不两直”、明查暗访、交叉执法、聘请外市专家等方式,实施精准执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部署。各县(区)要高度重视,根据省厅、市局工作重点,制定出台切实符合本辖区实际的工作方案。建立省、市、县重点任务台账,明确职责分工和完成时限,及时研究治本攻坚行动中出现的问题,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加强重大问题协调解决力度,确保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治本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政策支持。要结合辖区内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特点,突出重点目标任务,制定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从项目准入、财税、信贷、技术服务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导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技术改造、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提升、先进安全科技成果运用等,提高安全风险防控水平。
(三)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体,搞好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公布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曝光典型问题,推动治本攻坚深入扎实有效开展。鼓励广大群众特别是企业职工举报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支持,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四)强化过程督导。要根据治本攻坚进度安排,加强督促、指导、检查,充分运用提示提醒、约谈曝光、下达整改令等措施,确保各项重点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对工作不负责、不作为,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重大问题隐患悬而不决,没有完成预期目标任务的,依纪依法依规严肃问责。
(五)加强指导帮扶。要把优化营商环境融入治本攻坚全过程,坚持监管执法有力度,服务发展有温度,组织专家深入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基层一线,指导企业查找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帮助解决重大安全风险防控、本质安全改造、人才培养、数字化系统建设等重点任务推进过程中的难题,推动企业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秦皇岛市应急管理局
2024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