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防汛办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据预测,今年降水偏多,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多发强发态势,防汛抗旱形势复杂严峻。市防汛办坚决落实省市工作部署,强化风险意识、问题导向、系统思维,精准防、严格管、科学救,抓实落细各项防范应对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压实压紧防汛抗旱责任。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各项责任制,实施市县乡村党政领导包联防汛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责任,加强系统内专业抢险队伍建设,强化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监督指导本行业有防汛任务的企事业单位落实防汛主体责任和岗位责任。明确各级防汛抗旱防台风行政责任人和主要河系、重要城市、水库、蓄滞洪区等防汛行政、技术、预警、转移等各类责任人,汛前逐级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健全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应急指挥机制,强化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和专业优势,持续完善预警响应联动、预警叫应反馈、抢险救援指挥协调、联合会商、联勤联战等工作机制,凝聚工作合力。强化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区域间信息共享、资源互助和协同联动,打破区域壁垒,一体提升防范应对能力。

三是持续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组织开展防汛风险隐患排查,针对河道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穿堤建筑物、山洪和地质灾害危险区、城市低洼易涝区、涉河在建工程、重要基础设施等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清单台账,逐一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限时闭环整改到位,汛前确实难以完成整改的隐患,制定应急度汛方案,确保万无一失。按照汛期不过、排查不停、整改不止的原则,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强化雨前排查、雨中巡查,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加强督导检查和跟踪问效,做到无死角、全覆盖。

四是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各类预案方案,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化预警和响应联动,细化不同响应级别下相关部门单位的行动措施,特别是紧急情况下关、停、撤、转等刚性措施,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完善临灾预警叫应和跟踪反馈机制,规范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主体、对象和程序,明确可能出现的情况、应该采取的措施,强化预警-处置一反馈闭环管理。动态更新受威胁区域、转移人员、老弱病残孕幼等特殊人员清单,明确细化组织领导、预警信号、转移责任、转移范围安置地点、生活保障等内容,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五是加快推进防洪工程建设。加强监测体系建设,优化监测站点布局,提升监测预报智能化水平,重点强化短临预报预警,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汛前完成2024年水毁工程建设任务。加快实施城市排涝设施补短板项目,推进城市排水管网、排涝泵站新建改造,因地制宜建设雨水调蓄设施,整治疏浚排涝通道,购置移动排涝设备,进一步提升城市排涝能力。

六是全面提升救援保障能力。立足三断等极端情形,强化抢险救援力量建设,引导培育一批社会应急力量,加强各类队伍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补充配备设备装备,提升抢险救援能力。合理储备物资装备,优化储备方式、品种和规模,完善物资调用机制,在重点部位预置必要物资装备,提升物资保障水平。

七是开展培训演练科普宣教。加大对防汛抗旱责任人和业务骨干培训力度,特别是对新到任的责任人,要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升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要对各类抢险救援队伍加强技能实操培训,组织开展实战化演练,提升抢险救援能力。强化案例警示教育,以重大灾害事件为典型,利用新媒体等平台广泛宣传暴雨洪涝等灾害风险基本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常态化开展科普宣传五进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