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森防办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森林防灭火工作要求,采取超常规措施,以“六坚持”抓好当前森林防灭火工作。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压实工作责任。市两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通知》,市森防指印发《市领导包联森林防灭火工作督办函》,要求市包县区督导组原则上全程在分包县区督促指导工作;县区领导非重要事务不得离秦;乡镇包村干部吃住在村,不得擅自脱岗,通知对火源管控、宣传教育、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和督导问责等防灭火工作全链条提出明确要求。自去年11月起,市森防办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每周对森林防灭火工作至少调度一次,推动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市森防办连续印发通知、工作提示和高火险预警,对全国两会“清明节”等关键时段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二是坚持意识引导,抓实宣传教育。利用秦皇岛应急广播(秦皇岛交通广播频道)加大森林防灭火公益广告播发次数和密度,组织市县森林消防队伍深入学校、广场、集市,展示队伍建设成果,发放各类明白纸、宣传册;各县区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刷标语、挂横幅、立刀旗;各乡镇、村开展走家入户、田间地头发放明白纸、大喇叭广播等活动,共同努力营造全民防火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共修缮、重刷固定碑牌1013块;悬挂刀旗、三角旗等3450面,新刷标语1280条,悬挂横幅6579条;发放宣传书册47250本、各类明白纸14.2万张,发放无纺布宣传袋2.5万个;发送防火短信24万条;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科普文章、图片及视频,总浏览量23.2万余次。
三是坚持排查检查,落实隐患整治。坚持“防范胜于救灾”,扎实开展森林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紧盯国有林场、旅游景区、连片林区等重点部位,紧盯林内风电光电、通讯基站、电力传输线路等重点设施。截至目前,共排查隐患71处,完成整改69处,2处正在整改当中。组织指导各级林业、公安、生态环境部门以及乡镇执法队联合开展打击违法用火专项行动。
四是坚持“打早打了”,严实应急处置。坚持“集中备勤与靠前驻防相结合,预防巡查与火灾扑救相结合”,全市1258名专业森林消防队员全部集结、24小时备勤备战,向37个重点防火乡镇(单位)派驻462名专业力量,协助乡镇开展宣传、巡查和隐患排查等基础工作。一旦发生火情,按照“出重兵、打小火”的原则,就近调动足够力量,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五要坚持督导检查,夯实一线责任。在逐级包联的基础上,3月份开始,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联合市应急局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专项督导检查。同时,各县区委督查室开展专项互查。市森防办组织应急、林业、公安、生态环境、民政、旅游等6个部门成立联合督导组,分包9个县区开展联合督查工作,促进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市应急管理局由10名县级干部带队包联9个县区,持续进行明查暗访,进一步推动基层防控措施的落实。
六是坚持多措并举,扎实筑牢安全防线。全市共抽调3605人(乡镇干部2143人,县直单位1462人)24小时驻村专职森林防火工作。市级指挥中心安排副处级、县级安排副科级24小时值守,发现野外用火和火情立即研判并一盯到底,指挥中心每天3次抽查驻村人员在岗在位情况。全市抽调462名专业力量靠前驻防37个重点乡镇,协助和督促一线措施落实到位。在林地内及周边坟头登记造册的基础上,对祭祀完成情况进行登记,对祭祀人员采取“一盯一”的防范措施。青龙满族自治县组织开展“万名干部返乡宣传防火”活动,各乡镇购置1至2台装有扩音器的无人机开展巡护和宣传工作。海港区开展清明节期间以鲜花换焚烧类祭祀用品活动,采购菊花3.6万株,免费向祭祀群众发放,替换香火、纸钱等祭祀用品。北戴河区、海港区派出高压水车对重点林区关键部位进行喷淋,降低发生火情的概率。山海关区出动护林员、包村干部、专业半专业队员等防控力量460人,以国有林场为中心,守住15个重点防火村、18个重点坟区。抚宁区44个区直单位包联38个防火重点村,配合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开展值守、宣传、巡查及排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