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清零风险隐患 铁腕治理非法违法 市应急管理局深入推进2025年“小化工”安全专项整治 

市应急管理局在全市范围内深化开展小化工安全专项整治,聚焦存量隐患清零、增量风险可控、非法违法清零目标,以设计复核回头看、全员培训达标、老旧装置改造、非法违法清零四大攻坚战为抓手,推动小化工本质安全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是范围再扩大。2024年已整治企业基础上,今年首次把未纳入去年台账、但涉及危化品储存或伴有危化品产生的化工企业全部纳入整治范围,做到应纳尽纳、应整尽整4月底前,各县(区)对辖区内相关企业逐一过筛子,逐企核查主要负责人履职、自动化系统投用、变更管理等10项内容,动态更新《小化工安全整治台账》,为后续精准执法、精准帮扶提供底数支撑。

二是培训再强化。全市将所有小化工主要负责人纳入省级危化行业履职能力统考,实行不合格就补考、补考不过就调整。对2024年已整治企业开展学历资质回头看,新纳入企业必须满足两重点一大岗位人员学历达标率100%。同时,督促企业建立周学、月练、季考机制,把培训场景搬到装置区、罐区、装卸台,实现一线员工会排查、会处置、会逃生 

三是整改再闭环。6月底前,组织对去年设计复核质量不高、问题整改不到位的企业推倒重来;对新纳入企业开展设计符合性专项诊断,重点严查擅自改变工艺、设备带病运行、变更管理缺失等突出问题。10月底前,市县两级对整改情况逐企验收,对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停产整顿或关闭退出。  

四是执法再铁腕。依托无人机航拍、用电大数据、网格化巡查、群众有奖举报四张网,对厂中厂、闲置院落、养殖小区等重点区域实行拉网式排查,发现非法小化工立即实施两断三清,涉嫌犯罪的第一时间移送司法机关。对属地排查走过场、失职失责导致非法生产的,依法依规约谈、通报、问责。  

五是督导再加压。市安委办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制度,每月24日前各县(区)报送进展,对工作滞后、隐患屡查屡犯的地区和企业,启动橙色预警+挂牌督办;对发生险情或事故的,严格落实一案双罚,既罚企业、也罚责任人,坚决防止最后一公里落空。